師德建設課題開題報告精選
時間:2017-07-10 來源:未知 作者:秦老師 本文字數:2846字
師德是一個很可貴的品質,它不僅關系著學校的氛圍,也是給學生的寶貴的精神財富。在研究這個課題之前需要寫開題報告,接下來我們就通過一篇范文來看看師德建設課題開題報告的寫法。
《小學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開題報告
一、本課題選題背景、意義和價值,國內外研究現狀、本課題研究所要達成的目標
背景:
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成長是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的根本保證,是進一步加強和改進青少年學生思想道德建設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迫切要求。在市場經濟條件和開放環境下,在課程改革形勢下,師德建設工作面臨許多新情況新問題和新的挑戰,教師隊伍的師德水平和全面素質亟待進一步提高,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成長工作亟待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的制度環境亟待進一步改善,因而加強和改進師德建設,提高教師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職業道德水平,對于促進教師專業成長,提高學校辦學質量,促進青少年的健康成長,對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具有重要意義。
意義:
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成長的研究過程中,培養廣大教師強烈的職業光榮感、歷史使命感和社會責任感。使我校教師志存高遠,愛崗敬業,忠于職守,樂于奉獻,自覺履行教書育人的神圣職責,成為熱愛學習、終身學習和銳意創新的楷模。并以高尚的情操引導學生全面發展。
價值:
通過本課題的研究,有利于提高我校教師思想政治素質,使教師牢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自覺抵制各種錯誤思潮和腐朽思想文化的影響;牢固確立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共同理想和堅定信念;擁護中國共產黨領導,擁護社會主義,熱愛祖國,熱愛人民;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
國內外研究現狀:
① 、國內進行的師德方面的研究主要有《師德建設與構建師生和諧關系的研究》、《新課程背景下的師德建設與評價研究》、《師德建設的研究》幾方面內容,全國各地區中小學都有關于提高教師素質與專業成長和師德建設方面的研究,他們側重理論層面上的研究,強調了師德建設的重要性,至于如何通過有效的途徑從而達到良好的教師成長效果這方面的研究相對較少。
②、我們所研究的課題與上述課題有相似之處:即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成長方面的研究,但研究的對象不盡相同:農村小學教師。
③、我們所研究的課題側重于新形勢下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成長有效途徑的研究,倡導以人為本,充分發揮人的主觀能動性,樹立以德立校的理念,同時注意該課題研究與我校師德傳統相結合,使之更完善,更具農村小學特色。
達成目標:
提升教師師德認知水平,轉變教師觀念,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確立正確的學生觀、教 學觀和質量觀,既要提升教師思想道德素質、心理素質、交往能力,也要提升教師的教育教學、科研的水平和能力,建立一支觀念新、師德好、能力強的教師隊伍。
二、課題核心概念的界定、主要研究內容、重要觀點和創新之處
核心概念的界定:
師德建設與促進教師專業化成長過程中,建設一支師德高尚、品質高潔、愛崗敬業、無私奉獻、業務精湛、結構合理而又富有活力的、宏大的高素質教師隊伍,是教育事業改革和發展的需要,是全面提高教育質量、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的需要,是各級黨委、政府,教育行政部門,各級各類教育事業對教育工作提出的要求。
主要研究內容:
研究的主要內容包括師德建設、師徒結對、公開課、校本教研、教師反思、教育札記等方式在提高教師的心理素質、師德修養、知識結構、教育教學能力、合作精神和組織協調能力、教育科研能力方面的最佳機制。其中研究的重點是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成長,提高教師教學能力的有效機制。
三、本課題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方法和技術路線以及實施步驟
1、成立專題研究組織機構
總負責人:董慶祥
課題階段工作計劃及總結執筆:伊紀波
課題研究材料收集:畢連合
課題研究影像資料收集整理:伊紀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