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專業是近年的熱門專業,想知道如何寫好電子開題報告,可以閱讀一下電子開題報告范文。
畢 業 論 文 開 題 報 告
學生姓名: 學 號:
院 (系):
專 業:
題 目: MPLS電子政務網技術研究
一、課題背景
隨著我國改革開放的深入、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系的確立和進一步發展,各級政府的行政管理和社會服務能力及效率受到極大的挑戰。眾所周知,對于企業來說管理就是生產力,對于政府來說同樣也存在管理、服務的效率和能力問題。
這要求我們在政府職能轉變、審批制度改革等方面做出有效的變革。
歷史和現今的經驗都說明,政府在創造和提升國家整體競爭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一個有能力和高效率的政府對于經濟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因為如此,全世界都在重新思考政府自身的改革和發展問題。建立一個與時俱進的新型政府體制,使之具有更高的能力和效率,從而使政府成為推動經濟發展的關鍵力量是世界各國政府面臨的共同任務和挑戰。
與此同時,全球性的網絡化、信息化進程正迅速改變著人們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方式。技術應用以及電子政務的飛速發展給政府、企業、個人等各個層面都帶來了深刻的影響。從世界范圍來看,推進政府部門的辦公自動化、網絡化、電子化,推進全面的信息透明、共享、互通已是大勢所趨。歐美發達國家,從中央至地方鄉鎮,均建立了各自的網絡站點,給政府部門的工作帶來了很大的改變,公民、企業、團體等獲取政府部門服務的方式也發生了極大的變化。許多發展中國家也將政府部門信息化工作提到了相當重要的地位。
二、研究內容
隨著電子政務應用的推進和整合,傳統的基于的單一網絡已無法滿足復雜的應用需求。隨著的普及和發展,基于虛擬專用網技術越來越引起人們的廣泛關注。是一種基于技術的一。
能夠利用公用骨干網絡廣泛而強大的傳輸能力,降低企業內部網絡建設成本,極大地提高用戶網絡運營和管理的靈活性,同時能夠滿足用戶對信息傳輸安全性、實時性、寬頻帶、方便性的需要,因此多用于大型網絡建設。
電子政務網的開發建設以為傳輸手段,主要完成政府內部網建設、電子政務承載網和業務接入網的建設。內網主要根據政務系統內部業務邏輯關系分別建成多個獨立的縱向網和橫向網。縱向網指通過傳輸平臺連接到省委和省內其他地級市接入網絡。橫向網指省委及各直屬廳局機關和各地市政府的內部辦公局域網。網絡骨干部分采用技術和手段,提供無阻塞的高速數據包交換和靈活的網絡擴展性。業務接入網對鄉鎮用戶信息點進行匯聚,分別通過環隧道或以太網專線的方式實現直屬機關與核心路由器的互聯。
基于的電子政務網建設的重點在于如何有效地整合現有的各種橫向和縱向的政務內網,在盡量不改變現有政務內網的前提下,實現公眾服務、資源共享、部門業務三個的訪問和控制,完成基于的電子政務網的設計和實現,特別是地址規劃、路由設計、訪問邏輯、網絡安全和服務質量保障及網絡管理的設計和實現
。
三、論文結構
本論文分為四部分。
第一部分介紹MPLS的基本概念、原理、特點及它的發展現狀,并分析了本論文的研究目的和意義。
第二部分對基于的電子政務網網絡進行了概要分析和設計,包括了基于MPLS的政務網的業務模型、網絡拓撲、接入設計、地址規劃和路由設計,并對網絡的安全和服務質量保證等進行了設計。
第三部分以作者參與的金華市電子政務網建設為實例,對目前地市級電子政務網絡的現狀進行了調研和描述,并介紹了利用技術實現電子政務網絡的過程,特別是政務網絡建設過程中政務和運營商關心的地址規劃、路由設計及視頻支持、網絡安全和服務質量保障等問題。
第四部分是全文的總結。
四、工作的主要階段、進度
(1)XX年秋季學期第11周前接受畢業設計任務書,學習畢業設計(論文)要求及有關規定。
(2)XX年秋季學期第12~20周閱讀指定的參考資料及文獻(包括10萬個印刷符號外文資料),基本完成開題報告、外文翻譯等任務。
(3)XX年年春季學期第1周進一步修訂完善開題報告、外文翻譯,使其在內容及格式上符合畢業設計(論文)規范要求。
(4)XX年年春季學期第2周到第6周完成各單元電路設計,protel輔助分析。
(5) 第6周至第12周完成電路制作,調試。
(6)第13周完成畢業設計,全部成果交指導老師批閱。
(7)第14周畢業答辯
五、已查閱參考文獻:
[1]熊小萍,譚建成,林湘寧。基于MPLS的廣域保護通信系統路由算法[J].電工技術學報,2013,06:257-263.
[2]王華。MPLS及IP網絡流量工程的研究[D].南京理工大學,2003.
[3]王柱。基于IP城域網的MPLSVPN規劃與性能分析[D].天津大學,2006.
[4]歐陽翅。基于SDN架構的MPLSVPN的設計與實現[D].電子科技大學,2015.
[5]宋慶,劉彥明,朱永升。MPLS技術的研究[J].電子科技,2007,02:76-78+82.
[6]李健,顧畹儀,張杰,張永軍。T-MPLS分組傳送技術[J].電信科學,2007,01:85-88.
[7]江勇,胡松華。匯聚組播:新型MPLS服務質量組播體系結構[J].軟件學報,2010,04:827-837.
[8]何璐茜。MPLSVPN技術研究及應用[J].現代電子技術,2011,15:127-130.
[9]張育峰。基于MPLS的QoS機制研究及其實現[D].浙江大學,2008.
[10]趙曦。MPLS-VPN組網的規劃與實現[D].北京郵電大學,2012.